2026武漢壓縮機展/2026武漢國際流體機械及動?傳動博覽會,將于2026年9月繼續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市內各大開幕,不僅為全球流體機械與動力傳動產業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臺,更依托武漢 “九省通衢” 的區位優勢與中部地區雄厚的產業基礎,為中部地區流體機械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,推動區域產業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一、節能技術重構產業效率邊界
高效節能成為展會最耀眼的創新標簽。武漢特種工業泵廠展出的新型中開離心泵,采用碳化硅機械密封技術與優化水力模型,不僅將效率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,使用壽命更延長至 5 年以上,已成功應用于大型電廠循環水系統。更具顛覆性的是液壓能量回收裝置,通過雙向液壓泵將工程機械制動、重物下降過程中釋放的勢能轉化為液壓能儲存再利用,在港口起重機場景中實現 30% 的能耗回收,單臺設備年減排二氧化碳達 120 噸。
壓縮機領域的節能突破同樣顯著。湖北三峰透平展出的百萬噸硫酸主風機,通過特殊葉輪材料與流體力學優化設計,在高溫高腐蝕工況下仍能保持高效運行,較進口產品節能 12%,維護成本降低 40%,已服務于中石化等大型企業。針對中小企業需求,展會推出的變頻螺桿壓縮機采用 AI 自適應調節技術,可根據用氣負荷動態調整輸出功率,使部分負荷工況下能耗降低 25%,單臺年節省電費超 3 萬元。
二、智能控制實現設備 “自主決策”
AI 與物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,讓流體機械具備了 “思考能力”。某科技企業推出的 AI 自適應液壓控制系統,集成 12 組工業傳感器與邊緣計算模塊,可實時采集壓力、流量、溫度等參數,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動態優化控制策略。在注塑機應用演示中,該系統根據原料粘度變化自動調整液壓閥開度,將產品成型精度誤差控制在 0.01mm 以內,生產合格率提升 22%。
極端工況的智能控制技術更顯硬核。PLC 智能同步控制液壓系統通過 4 個主液壓缸的剛性連接與流量精準分配,實現自升式海洋鉆井平臺樁腿升降的毫米級同步,徹底解決海上作業的傾斜安全隱患。在壓縮機遠程運維專區,企業展示的數字孿生系統可 1:1 復刻設備運行狀態,提前 72 小時預判故障,使非計劃停機時間減少 60%,某化工企業應用后設備綜合效率提升 18%。
三、技術合作打通全球壁壘
展會成為國際技術對接的重要平臺。在 “流體機械國際標準論壇” 上,中國牽頭制定的《高效離心泵能效測試方法》國際標準獲得德、日等國認可,填補了該領域的國際標準空白。武漢企業與德國企業簽訂技術合作協議,共同開展磁懸浮壓縮機的兼容性測試,推動國產裝備融入全球產業鏈。
正如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專家所言:“武漢展不僅是裝備的展示臺,更是中國流體機械技術鏈接全球的橋梁。” 數據顯示,2024 年湖北流體機械產業營收突破 900 億元,出口占比達 15%,這場展會的舉辦,必將進一步加速技術創新與全球合作,讓 “中部智造” 在世界舞臺上彰顯硬核實力。
組委會:徐丹>> 185 >> 1588 >>1594? ?(同V)
郵箱:630581471@qq.com??
親,試試微信掃碼分享本頁! *^_^*